徐来林

特任教授

特任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学历:研究生

办公地点:物质科研楼A601

通讯/办公地址:

移动电话:

邮箱:

个人简介

基本粒子的质量是如何起源的?是标准模型的Higgs机制吗?那又是什么机制赋予中微子质量?宇宙早期电弱对称性是如何破缺的?为何宇宙中的物质比反物质多?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什么?。。。


徐来林长期从事实验粒子物理领域的前沿研究,参加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上的 ATLAS 大型国际实验。其研究兴趣为:探索基本粒子的质量起源、电弱对称性破缺的机制,以及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在ATLAS实验上的主要研究为,利用双玻色子末态 1)测量希格斯(Higgs)玻色子的性质,2)精确检验电弱能标下的标准模型,3)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暗物质、新共振态等)。

徐来林在 ATLAS 主导和负责多项重要的物理分析(Analysis Contact),包括 1)测量希格斯粒子离壳效应和质量宽度(Higgs->ZZ),2)寻找双玻色子新共振态的半轻子衰变(WW/WZ/ZZ),3)测量标准模型双玻色子散射,4)ATLAS 有效场理论联合分析等。徐来林担任过多个ATLAS合作组物理工作组负责人,例如ATLAS物理模拟组-弱玻色子组负责人(PMG Weak Boson Sub-group convener),LHC Higgs工作组-Higgs离壳和干涉效应组负责人(LHC Higgs Working Group-Offshell and Interference sub-group convener)。


徐来林同时在探测器研制和运行方面有相当的经验,积极参与了 ATLAS 部分子探测器的运行、维护和升级等。目前从事ATLAS HGTD高粒度时间探测器的升级,以及新型硅像素探测器的研发。


徐来林简历2022.pdf

CV_lailin_2019_hw.pdf


热忱欢迎有兴趣的同学加入课题组(研究生、博士后、特任副研等)或到课题组参与科研实践(大研、大创、本科论文等),探索粒子物理的前沿科学问题。


history-of-the-universe-2015.jpg

(source: https://particleadventure.org/history-universe.html)

教育经历

[1] 2006-9至201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本科
[2] 2010-8至2015-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博士

工作经历

[1]  2010-2015 Research Assistant, USTC, Hefei, China 
[2]  2011-2013 Visiting Research Investigat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 USA 
[3]  2015-5至2020-11, 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 博士后 
[4]  2021-1至现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物理学院, 特任教授(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中国科大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团队介绍:

http://pnp.ustc.edu.cn/html/

团队名称:The ATLAS Experiment at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团队介绍:

https://atlas.c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