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祝飞,1986年生,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仲英青年学者”。长期从事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激波干扰、激波风洞实验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4项、航空航天领域横向课题10余项;合著《高超声速流动中的激波及相互作用》;在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Physics of Fluids、AIAA Journal、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软件著作权1项。现为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高超声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进排气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飞行器载荷分会委员,《空天技术》、《气动研究与试验》副主编,《实验流体力学》编委,《推进技术》青年编委。
- 基本信息
- 科学研究
[1] 2008年9月~2013年6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力学 ,博士研究生毕业 ,博士学位
[2] 2004年9月~2008年7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力学 ,本科 ,学士
[1] 2020年4月~至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副教授
[2] 2016年5月~2020年4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副研究员
[3] 2013年6月~2016年4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后
[1] 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
[1] 李祝飞 ,詹东文,黄蓉,杨基明,一种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能力检测装置,201720053829.7,2017-08-29,2017-08-29.
[2] 张恩来 ,李祝飞,詹东文,杨基明,内转式进气道内流场的拍摄方法和拍摄装置,201710173955.0,2017-07-18,
[3] 李一鸣 ,李祝飞,詹东文,杨基明,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及隔离段流场层析显示方法、系统,201710097182.2,2017-06-27,
[4] 黄蓉 ,李祝飞,詹东文,杨基明,一种超声速内流流场三维定量重构方法,201710086124.X,2017-05-31,
[5] 李祝飞 ,詹东文,黄蓉,杨基明,一种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能力检测装置,201710031306.7,2017-05-31,2018-07-03.
[6] 詹东文 ,李祝飞,朱雨建,翟志刚,杨基明,罗喜胜,一种用于激波管的激波增强方法,201611177349.8,2017-05-31,
[7] 詹东文 ,李祝飞,杨基明,一种激波管,201611108879.7,2017-02-15,2017-11-07.
[8] 李祝飞 ,詹东文,杨基明,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及隔离段流场的壁面丝线显示方法,201611104859.2,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