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晓雅,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研究员。入选安徽省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学者计划,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仲英青年学者,华为青年人才,中科大墨子杰出青年。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日本新潟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开展研究工作。翟晓雅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陈发来教授(国际几何设计最高奖获得者),期间曾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师从吴俊教授(国际几何造型青年科学家)。她于香港中文大学机械及自动化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廖维新教授(SPIE终身成就奖和Leonardo Da Vinci 奖)。
科研工作:翟晓雅博士专注在结构优化设计/材料设计领域。聚焦多物理场、多功能微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探索材料世界与具身智能之间的深度链接。我们以数学为起点,立足实际工程需求,探究结构设计背后的理论问题,推动数学与工程的双向赋能——这一领域必将为数学家们大展身手提供广阔舞台。
(1) 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关注实际工程问题,包括:超材料结构优化,CAD-CAE-CAM一体化等国家重大及“卡脖子”技术问题;
(2) 热爱从几何的角度出发探索结构设计背后的理论问题;
(3) 对超材料世界中的多物理场多功能性结构深度感兴趣,里面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涉及的领域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图论,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微分几何等。其课题组研究基于问题驱动展开,对工程领域未解决的实际及理论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
我们希望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使材料不仅具备优异的性能,还能赋予智能系统真实而丰富的感知能力,让材料、结构与智能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一个更加美好、可持续的未来。目前她已在Advanced Science、Composite part B、CMAME、Materials & Design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国际交流与合作:课题组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加州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英国埃塞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双方多次互访、合作申请科研项目和发表学术论文,联合指导多名研究生。
开放招聘:
- 长期招聘博士后及特别助理研究人员(硕士毕业),加入课题组开展为期一年以上的科研工作;
- 长期招募本科生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团队成员,包括数学建模等相关竞赛;
- 欢迎数学、计算机、机械、力学、航空航天等专业学生加入课题组,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课题组将提供的良好的科研条件,鼓励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供出国访学和联合培养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