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浚硕等发表文章于RSC Applied Interfaces
发布时间:2025-10-13
点击次数:

Decoding mass transport in electrochemical systems via in situ laser interferometry
探究电极-电解质界面处的离子传输动力学对于推进电化学能源技术至关重要。在各种诊断方法中,激光干涉测量法作为一种无标记、非侵入性的光学技术,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特别适合用于界面浓度场的原位可视化。本文阐述了激光干涉测量法的基本光学原理和系统配置,包括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和数字全息术。文中介绍了用于浓度场重建的关键数据处理策略,包括条纹偏移分析、相移干涉测量法和数字全息术。讨论了代表性的应用,重点关注界面浓度演变、金属电沉积与枝晶生长以及在磁场或对流效应下的质量传输。通过将光学干涉测量法与电化学界面科学相结合,本文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方法框架,并为研究人员探索质量传输现象和优化电化学系统性能提供了实用指导。
2025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