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 访问量:
基本信息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特任教授

电子邮箱:

职务:Professor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近代物理楼608

学位:博士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所属院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联系方式
  • 通讯/办公地址:
  • 邮箱:
个人简介

霍翰宇,中科大特任教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2015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20206月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导师:郭向欣),博士期间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教授课题组访学。随后分别于同济大学(导师:黄云辉)、德国吉森大学(导师:Jürgen Janek)以及英国牛津大学(导师:P. G. Bruce)从事博士后研究。

长期从事固态电池研究,旨在提高“固-固”界面化学-电化学-机械稳定性,实现全体系高通量离子输运,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1负极/电解质界面:揭示锂金属界面的化学-电化学-机械失效机制。引入柔性电子绝缘界面改性层,实现锂离子快速脱嵌的化学-电化学-机械稳定性。将锂金属界面电阻降低20倍,室温长循环电流密度由0.1 mA cm−2提高至1 mA cm22复合电解质内部界面:提出有机/无机界面Lewis酸碱络合方法,实现“有机相-界面-无机相”多路径、高通量锂离子迁移,将复合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提高两个数量级;进一步构造具有分级结构的“外柔内刚”复合电解质,抑制锂枝晶生长,实现复合电解质化学-电化学-机械稳定性。(3正极/电解质界面:首次采用超声成像技术揭示正极高电压失效机制,通过聚合物链段设计,将复合电解质氧化电位由4.0 V拓宽至4.6 V,实现高电压正极化学-电化学-机械循环稳定性。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 Mat., Nat. Sci. Rev., 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Energy. Environ. Sci.,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5ESI高被引论文。担任Nat. Sustain., Joule, Nat. Commun.等期刊审稿人。荣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19)、特别奖(2020),中国硅酸盐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教育经历

[1]   2011/2——2015/6
山东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学士学位 > 本科

[2]   2015/9——2020/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导师:郭向欣

工作经历

[1]  2018/9——2020/4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  >  材料与工程系 >> 访问学生 > 导师:孙学良 

[2]  2020/6——2021/3
 同济大学  >  材料学院 >> 博士后 > 导师:黄云辉 

[3]  2021/3——2023/10
 德国吉森大学  >  材料物理系 >> 博士后 > 导师: Jürgen Janek 

[4]  2023/11——2024/10
 英国牛津大学  >  材料系 >> 博士后 > 导师:Peter. G Bruce 

社会兼职

[1]  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Commun.、Joule、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Adv. Energy Mater、ACS Energy Lett.等期刊审稿人。
详情请见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223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