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个人主页 http://faculty.ustc.edu.cn/zhouzongquan/zh_CN/index.htm
周宗权,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 特任教授,博导。2015年在中国科大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历任副研究员(2015),副教授(2018),特任教授(2022)。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基金委优青项目、面上项目等研究项目。曾获得饶毓泰基础光学奖(2019年)以及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青年五四奖章(2022年)。博士学位论文曾入选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及全国光学优秀博士论文。
面向远程量子通信的重大需求,周宗权基于稀土离子掺杂晶体开展固态量子存储及量子中继的实验研究,代表性成果包括:提出原创量子存储方案“无噪声光子回波(NLPE)”,实现基于吸收型量子存储的多模式量子中继,并把相干光的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大幅刷新2013年德国团队所创造的光存储1分钟的世界纪录。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Nature 1篇(封面故事),Nature Communications 4 篇,Phys. Rev. Lett. 6篇等研究论文,在量子存储及量子中继领域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项、美国专利3项及英国专利1项。研究成果“稀土离子实现多模式量子中继及1小时光存储”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研究成果“基于稀土离子的固态量子存储”入选教育部评选的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固态量子存储团队得到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的支持,现已建成全链条的、国际顶尖的实验平台,欢迎有志科学研究的伙伴们加入本团队。
招聘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工程师。人才需求包括:1,量子中继及量子优盘研究(要求有原子分子物理、光学或低温实验研究经历);2,晶体生长(提拉法或光学浮区法);3,微纳加工(EBL,FIB,CMP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
合肥工业大学  学士
团队介绍: 基于稀土离子掺杂晶体研制高性能固态量子存储器,进一步实现量子中继及量子U盘,最终期望基于固态存储构建大尺度量子网络并研究量子物理基本问题。现有1名副研究员:刘肖; 4名博士后:李佩耘、刘超、胡军、朱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