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路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

学历:研究生(博士)毕业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学科:行星科学与探测技术
地球物理学

教师博客

当前位置: 潘路的个人主页 >> 教师博客

岫岩陨石坑野外小记(2024年7月8日)

点击次数:

在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罗圈沟里过了几天神仙似的生活,不禁来这里留个言。


事情起因是在厦门的青年地学论坛听嘉琪说北大要带本科生去岫岩陨石坑野外,鉴于早就对于中国第一个确认的陨石坑仰慕已久,又有人铺路帮忙安排路线食宿,于是一拍即合答应和学生一起来参与此次野外一行。

 

来之前对此次野外有种种想象,来了之后在很多方面超乎预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这个遥远的村子里,竟然有一个如此精致的民宿。民宿两位老板不仅周到且健谈,有很多有意思的古玩和陨石收藏。老板自己就是土木和设计出身,光从民宿的设计和用料,就知道不是一般人。前后的花园和菜园也打理得很漂亮,还能供给早餐的黄瓜,茄子和玉米。不仅如此,民宿老板还是陨石的狂热爱好者,聊起来也太开心。在山里过了几天早上四点半听着鸡鸣声起床的生活,竟一时不知山外度过了几年。

 

古陨民宿和丰盛的早餐


从到的第一天起,加入祝老师带领的地质小分队四处考察,唤起了我本科起野外的记忆。说来也有意思,第一次见祝老师就是在德国弗莱堡的撞击会议,会后一起去看Ries Crater,晚上喝德国啤酒的经历在脑中还很清晰。到达第一天就从陨石坑外第二个豁口进去开始了漫漫的追寻溅射毯中的撞击角砾岩之旅。可是这个季节山上灌木丛生,比人高的,带刺儿的什么样的都有。两天下来身上已经伤痕累累,腰酸背痛。沿途见到大量出露的角闪岩,片麻岩,麻粒岩等等变质岩基岩,但仍没找到很好的角砾岩露头。唯一一处可能是的在陨石坑入口处由河流切割出来,但已经风化太过严重,石块之间全是黏土和植物根系,无法判断其支撑方式,很难辨别到底是撞击角砾还是冲积扇沉积物。这大概是我出过见到露头最少的野外,也许地质工作本来不易,是之前有人带路才觉得理所当然。虽然露头不多,上山的路上看看石头,植物和动物,和老乡打着招呼,淌着水踩着泥流着汗喘着气,有种贴近自然的快乐。最后一天和建飞,珪馨,小庞一同上了观景台,走了豆田,淌了小溪,看到河滩上的砾石,走着逛着笑着,电脑里的遥感图像和地形模型终于成了脚下实实在在的大地。在找路的时候不禁感慨,如果有一幅实时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和地形图多好啊!


微信图片_20240707075142.jpg1311720415884_.pic.jpg

下午五点站在陨石坑边缘外远眺;Day 2 山顶小分队合影


微信图片_20240707075150.jpg微信图片_20240707090443.jpg1351720415889_.pic.jpg

玉米地日常;岫岩典型的基岩露头;路边同学们刚种下的地震仪


微信图片_20240708111037.jpg微信图片_20240708111206.jpg1361720415890_.pic.jpg

Day 3 地质小分队登顶;帽子上的新配饰;山蹦子小能手

 

除了野外,和一起来的老师同学也交流很多,又新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同学。我们见识到北大的小陈同学的强大的地质基本功,武大三位同学极致的工作精神,佑佑的可爱大方,小尹的幽默风趣,温总的运筹帷幄和嘉琪的事无巨细的统筹能力,还有很多很多新认识的老师和朋友。第一次有了在KTV听报告的经历,从可可粉撞击实验到玉米糖浆模拟地幔对流,从三明治构造到香肠构造,和丁老师讨论得到了做地球科学很多都是吃货的重要结论。大概科研和食物在本质上是同一种热爱吧。

在民宿KTV听来自Kai的陨石撞击成因报告

 

事实上野外工作很辛苦也很疲惫,我也是确确实实佩服和感谢嘉琪能够组织这么多人做这样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很幸运地参与其中,受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