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卫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点击次数:
新疆游记:
7月16日: 踏上飞往乌鲁木齐的旅程。在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的途中,约两个半小时的时候, 在云层中出现了冰川,可能在内蒙古境内。
快到乌鲁木齐时,看见了天山的冰峰突兀在浓云中,而其他的地方上空只有零星的淡云,显得非常广阔。其中很多是黄褐色的不毛之地,只在沟涧之中有一条条的绿洲,大约是天山融雪孕育的。但是这里的耕地和内地的不同,不是成片的绿地,而是一片黄一片绿地交织在一起。不知是农作物不同,还是有的地在休养。 晚上我们在维吾尔族的一位老师带领下去“刀郎饭店”用餐。价格很便宜,四个人才花了二十几元。点了抓饭、炒面、烤羊肉串和面皮,味道不错。 店里自制的酸奶很好吃。
晚餐后,我们漫步在乌鲁木齐的街道上,观赏市容。乌鲁木齐市长条形的,中心地带的大巴扎和二道桥是维吾尔族聚集的地方,也是这个城市的特色。九点多了,乌鲁木齐的天色刚刚渐黑,人行道上堆满了各式小商品和排档。烤羊肉、烤羊内脏和各种其他食品的烟雾让人透不过气来,使人很难穿行于其中。在这集市上的维族人的眼神让我很不舒服,那是一种探询、委屈而紧张,好像随时都可能发生一些意外似的眼神。街面上买的水果除了哈密瓜,其他并无特别诱人的感觉,而且价格很高。所卖的西瓜无论是卖相还是口感都不如安徽的西瓜。和我想象中的新疆瓜果之乡完全不符。
新疆自古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被称为维吾尔族自治区是因为其中维族的比例最大。维族不仅有自己的语言,还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商店的门牌上都有汉语和维语两种文字。自治后,各自治州采用本民族文字和语言教学,这阻碍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因为课本都是汉语翻译的,师资非常有限。在新疆,当地人戏称四项基本原则是:“汉人基本做官,维族基本打馕,哈萨基本牧羊,回族基本卖粉汤”。
7月17日: 早晨我们和钟林签订了旅行合同,他本人要比网页上的照片显得清秀而文雅,很难看出是个探险爱好者。大约探险者的原始动力是一颗异动的心。我顺口问他又没有卖和田玉的好的店面推荐,他说有同学经营一家,恰好他自己在和田捡了一块玉石,想找他作个鉴定,于是我们认识了张占君。他是南大地质系毕业的,现从事和田玉的鉴定和批发兼零售。他是东北人的后代,为人热情而豪爽。给我们看玉时,他把万元价值的玉石一个个地拿出来展示给我们,把台面都堆满了,丝毫也不防备失窃,而是像对待老朋友似的,给我们将有关玉的知识。提到人养玉,玉养人,人不断地摸玉,会使玉的内纹慢慢地消失,所以玉石是越摸越好。可能是将人体的油脂渗入了玉中。大概和养紫砂壶的道理一样吧。不良商人将蜡注入有瑕纹的玉石中,时间久了会变黑,而刚开始时显得无瑕、很完美。
和田玉中的白玉油润晶莹,手把玩的玉件都要两万左右。带糖色的羊脂玉在雕刻时要合理而巧妙地利用色差。所以好的玉件儿,一是的玉的品质,二是雕工很重要。钟林的一大块玉石被鉴定为岫玉,不值钱。但钟林还是很宝贝地带回去了。
新疆人的热情真是令我们瞠目:看过玉石后,张说正好没事,提出带我们吃饭、开车逛街。明卫对新疆本地食品充满兴趣,于是我们又去吃了烤羊排等,味道的确不错。
张很健谈,他深深地感到西部开发是真正开始了。因为新疆矿产和资源丰富,而开采技术的发展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现在新疆掀起了一股开采热潮。很便宜的价格就可以包租大片的矿区,如果发掘出矿产,则会一夜暴富。但是这也很有赌博的性质,因为地虽便宜,但开采价格很高,如果没有矿,也可能会血本无归。而他自己做生意的劲头,颇给我以一种人在江湖的感觉。
对于我们对大巴扎和二道桥一带买东西心存疑虑,张说大可不必,于是带领我们前往。白天这里的路边没有昨晚的摊贩,路好走多了。路上和店里有不少卖和田玉的,张指出那些都是白色大理石冒充的。玉的质地坚硬,而大理石比较软。由于对价格和质量不能确定,我们没敢买东西,但是,明卫在一家买仿制乐器的旅游商品小店,不小心碰掉了一个小小的仿制品,劣质的仿制品断裂了,并与店家发生了口角,被逼花了四十元买了那个破东西。店主是个维族人,旁边的店主也是,都来帮他说话,还口出不逊,令我们大感惊讶。不禁完全相信了有关维族人只关注眼前小利,目光短浅的说法。张也有些尴尬,解释说这种现在情况很少,不过以前还有专门敲诈的。 但不是维族人都不好。我们晚上路过一家地毯厂的门市部,店里的维族人服务周到而礼貌, 也没有大巴扎一带维族人那种令人不安的眼神。可能和生活环境有关。
总体感觉是乌鲁木齐市的观念和思想意识从各个层面上落后于东部地区5年以上。地方上底层干部的贪污和讲关系严重。虽然城市建设上并无什么差异。
7月18日: 早晨7:30, 我们的司机小马准时来接我们。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游历北疆的计划开始了。 我们第一个景点是距离乌鲁木齐2小时车程的天山天池。天池并不大,或者说是小小的,但是处于崇山峻岭之中。湖水呈乳绿色,晨光下的湖水中有岸边的松林翠绿的倒影,而且有天山的最高峰博格达雪峰作背景映衬,所以还是很漂亮的。游客很多,好在我们来得早,否则11点后的光线下,景致就大打折扣了,这是湖中的倒影不见了,山色也暗淡了。天池的下游还有东小天池和西小天池。东小天池以下的流水瀑布湍急飞溅,水雾在阳光下产生忽隐忽现的彩虹,颇为壮观。
天山中有很多受保护的古榆树,树干疙疙瘩瘩的,很粗壮。天山产野蘑菇,其中有一种羊肚菇,形貌酷似羊肚,可卖到上千元一斤。中午我们在天山脚下的一家餐馆用餐,我们点了一份野蘑菇炒肉,可惜不是刚采摘的。那家餐馆特实惠,一份10元的拌面中放了很多羊肉片,味道好极了,只是份量太大,把我撑得不行。 走出天池景区,就进入了沙漠地带,一路很单调,淡淡的云朵下是沙砾中稀稀落落生长的无叶的矮灌木。公路边采用了干草做成的网格状的固沙草栏,以防止沙砾侵蚀公路。
我们入住在火烧山油田招待所。油田工人在这荒漠中营造了一小片栖息的绿洲,通过抽取地下水来供应生活用水。其中只有一个简陋的小店,卖生活用品和饼干饮料等。店里有一个电视,还放置了两张木桌和几把凳子,我们买了一瓶冰镇的啤酒坐在那里喝。望着沙漠那特有淡云蓝天,有一种特别的单调、匮乏和与世隔绝之感。令我们想起一部美国电影“U Turn”,电影将这种西部沙漠特有的孤寂渲染得淋漓尽致。
傍晚时分,我们驱车去拍火烧山的日落。火烧山得名于其火红的颜色,那是一片并不高的山丘,其表层上覆盖了五颜六色的碎石,其中以红色和黄色居多,也有带孔隙的象火山岩黑色岩石。我还见到一块灰色石块中夹杂了黄色的小颗粒,看上去像夹了花生粒的面饼,而那些黄色的小颗粒有明显的纹理,样子像人参, 我怀疑是某种化石。山丘的碎石下面都是灰色的、蓬松的土质,踏上去感觉上有点像未发育好的盐碱地。这块地方面积并不大,其独特地质让我非常好奇。
晚上11点多时,我溜达出招待所,本希望看一眼沙漠的星星,却发现油田小区里一扫白天里的寂寥,草坪上彩灯闪烁,喷泉在灯光下异彩流光,不远处传来欢快的歌舞声。这里焕然变成了油田工人的夜总会。
7月19日: 今天是非常有趣的一天,在卡拉麦里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行车,我们先后看到了野马、黄羊和鹰。我们刚开始看到的野马非常远,拿了望远镜也看不清楚。接着在路边不远的地方看到了几只,黄色的身体,黑色的鬃毛和尾巴,象郎士宁画中的马。但这几只野马对我们很警觉,一直关注着我们的动静,还对我们发出响亮地叫声,可能是威胁的意思。
接着我们又发现了大群的野马,如同牧养的似的。最有趣的是我们在路边遇到的十几只,非常肥硕,腹腔很大。他们看到我们下车,非但不惊慌,还把脖子一伸一伸的,象是点头致意。这其中还有两只小野马。他们接着吃了一会儿草,开始不慌不忙地过马路,驶来的大货车也只好停下来等他们慢悠悠的一个个地过完。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这戈壁大了,野马的性格也差别很大。我们见到黄羊胆子都很小,看到人就跷起白屁股,竖个短黑尾巴,跳着跑走了。公的黄羊,不仅长了羊角,长脖子还有个突起,象喉结(也可能是鹅喉羊)。公黄羊的体积要比母羊大不少,而且是一夫多妻制。
早晨我们的越野车行驶在公路上时撞死了好几只鸟。他们站在柏油公路上可能是在取暖,对疾驰而来的汽车飞逃不及。
我对硅化木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们有着亿年的历史,是树木中碳原子和沙土中的硅原子置换而产生的特殊的树化石。但是沿途没有明确标志硅化木的地方,所以找了当地的哈萨克牧民带我们前往戈壁深处。在我们看来没有任何地理特征的一片戈壁中,这个牧民找到了一处硅化木的产地,那是在一片红色的沙土中,只见一个一个的大坑,是盗走硅化木遗留下来的,地面上散落着许多碎块。硅化木有各种颜色的,黑的、白的、红的,有的表面还有结晶的小颗粒。这一小片地方,居然有如此多样的硅化木,非常有趣。可惜他们都被人们逐渐盗走,其原始的风貌和生成环境遭到了破坏了。我也捡了几块,既有如获至宝的喜悦和兴奋,也有参与破坏的遗憾。 在戈壁深处看到的天空非常纯净,而且我们发现一块白色中透着粉红的沙地,和纯净的蓝天白云配在一起,色彩如电脑制作出来的那般纯粹而透明。处于其中,心灵也变得通透起来。
在戈壁中总能看到水滩的幻影,甚至在路边还能看到车辆在水中的倒影,但都只是虚像,根本没有水。 当天晚上,我们入住在富蕴县城,城里很干净。
7月20日: 今天我们要到喀纳斯的前哨城市布尔津。除了建设兵团开辟的绿地和额尔齐斯河沿岸以外,沿途都是戈壁。建设兵团在原本荒芜的戈壁滩上引水建造了的大片种植地。这些沙漠中的人工绿洲可真是政治和人力的奇迹!额尔齐斯河的河水是蓝色的,两岸有白色的沙滩,有的沙滩里有很多白色和黄白色的卵石。两岸的树木绿色中泛着灰白色,这似乎是干燥的地方特有的树木颜色,美国加州也是这样。路途中,常常是额尔齐斯河流过的一边是绿洲,而另一边则是只零星生长矮灌木的戈壁。
额尔齐斯河出产一些特种鱼类:狗鱼、黑鱼等,被称为冷水鱼,可能是额尔齐斯河是由高山流水汇集,河水较冷的缘故,以至于这些鱼很难养活,因为城市的气温过高。我们在布尔津的克里木饭庄吃了狗鱼,老板娘是个精明的回族人,手艺不错。一条30多公分的狗鱼,肉质细腻,成一片片的,没有什么鱼刺,一点也不腥,有点像海鱼。
傍晚我们前往五彩河岸拍照。多彩多姿的雅丹地貌依傍在额尔齐斯河岸,与湛蓝的河水以及河边的绿林和牧场构成了美丽的画卷。这里的雅丹地貌色彩丰富,有红色、黄色、紫色。景区设立木栈桥,供游人行走观赏风景,而将地貌保护了起来不被践踏。这个景区质量很高,每个观景台确实是最好的观赏点,景点的厕所是我所见的国内设施最好的公厕。
7月21日: 早晨我们驱车从布尔津前往嘉嶝峪去骑马。车开在盘山公路上,山色有些朦胧,蓝天白云下是大片的碧绿的天然草场,林木夹杂于其中,云的影子印在上面,既丰富了绿色的层次,也更增加了开阔感。沿途偶见零星的蒙古包,牛羊洒落在广阔的草场上。
到了嘉嶝峪,由我们的马夫托利的家人为我们做了一顿可口的拌面(我现在特别怀念新疆的拌面,当时应当观摩制作过程)。往下我们要骑三天的马,将离开司机小马而由向导和马夫负责我们这三天的行程。我们的向导也姓马,才21岁,个子小小的,不太说话,有一张清秀而诚实的脸。司机小马开玩笑说他很腼腆,让我们不要欺负他,否则他会哭的。吃饭时,司机会拿话逗小小马。我很喜欢看他们在一起用浓浓的新疆话逗乐,自然而亲切。他们都是回族人。
马夫托利是当地的哈萨克牧民,我们上山的马匹是由他提供并负责照管的,他为人幽默风趣,但会说的汉语有限,也可能是懒得说,因为后来我发现他想要表达的意思的时候,从来没有困难。装作不会有时是很聪明的。 从嘉嶝峪出发不久,就看见湍流的喀纳斯河穿流于山谷中,河水呈湖蓝色。我们就骑马走在喀纳斯河谷的上方,河谷对面是树干挺拔的树林,其中许多是白桦树。沿途有大片的草场,开满了的各色的野花,奔流的喀纳斯河在我们的途中时隐时现。在这无人而景色绝美的山里骑马,心情像颤翅飞舞的蝴蝶,有歌唱抒情的欲望。马夫托利有一幅好嗓子,而且会即景编唱,不过基本都是哈萨克语。
我们骑马大部分时间是信马由缰的。我们要想控制马速很困难,马有时想吃草,不肯走;有时他们又有奔跑的愿望,我们很难让马儿改变主意,常常要靠托利的哨声和吆喝声来让马儿听话。明卫骑马时总想超到我的前面。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每次明卫发出嘘声费劲地赶马时,我的马就会赶紧地往前赶,甚至会去挤明卫的马,不让它超前。一次我的马在喝水,明卫又要超前,我那匹小黑马居然抬头去咬明卫的马,不让它超过。明卫的马据称是最老实的一匹马,原来马儿老实了也会被欺负。
在平坦的草地上,向导和马夫会让我们的马儿小跑起来,不过那样其实比较颠,我要稍蹬马蹬,以减缓颠簸之苦。一个多小时下来,小腿和膝盖开始发酸、发直。不过总的感觉骑马没有太辛苦,稍事休息就可恢复。虽然我们骑得挺慢,可是下午五点多钟就到了一家住在山坡的哈萨克牧民家,我们今晚就要在他家的小木屋就宿。 我们在山下的时候就听说向导小马有个哈萨克情妇在山上,以为以他清秀的模样,一定可以看到一位美丽的哈萨克姑娘。在上山的途中,小马总想骑马快跑,因为那样好玩又不颠,托利一路上就调侃小马,假装女声说话表达出想见情人的迫切心情。在快到木屋时,小马把我们交给托利要快跑,托利就采了野花让小马送给他的情人,而且刚开始还是特别难看的花,小马不要,然后才摘了些比较好看的野花。小马总是没脾气地笑着说他在胡说,一路上把我们逗得乐坏了。到了木屋,托利指了一位肥胖、粗壮的哈萨克大娘说这就是小马的情妇时,我们都惊讶和失望不已。
傍晚我们坐在木屋休息时,小马用树枝挑了一条有毒的小青蛇进来,问我们要不要,我们连忙摆手说不要。我们下午在草地休息时,托利打死了一条蛇,当时明卫顺口说了句应该留了炖汤吃,于是小马就记在了心里,傍晚出去牧马时,看到这么一条蛇,就打了送来。小马在伊犁农村长大,小时候经常捉来毒蛇,搓去了毒牙后拿来逗着玩,玩过后在把蛇给放了。所以他们根本不怕蛇。他是个特别善良而又有耐心的小伙子,途中他细心关照我们的安全,而且每次我们下马他都不厌其烦地要扶我们下马,并确保绕过马的后面(人在马后有可能会被踢,或被马的粪便沾污)。休息时,他还给我们采了山上的野草莓,粉红色的,只有黄豆粒大小,味道特别鲜美。 山上的哈萨克人家是靠山吃山,生活和饮用水都是山里的溪水。房屋是山上砍来的木头建造的,木缝里塞了山中的苔草。羊圈的木栅栏也是用小的枝条缠绕固定的,而不是钉子。哈萨克人据说一生只洗两次澡,刚出生和结婚时。所以他们大约也没有什么生活垃圾。
我们还目睹了一出有趣的山羊偷奶酪的一幕。房东支了个一米多高晾台晾奶酪,她家的羊群的头羊是一只大山羊,被香味吸引,踩了旁边的长凳去吃奶酪。刚开始吃了一块转一会再来,但可能是越吃越有味儿,后来越偷越频,终被主人发现。主人拿走了长凳,但这只山羊爱上了奶酪,围着晾台转,居然后来能跳起来吃到。主人发现后吆喝了几次,才终于将它赶走。
晚上房东用我们从布尔津带来的原料做了一盘相当不错的大盘鸡,面条也不错。只是不能讲究碗筷的干净,我估计他们是不用洗涤剂之类的化学物质的,对环境保护却是很好的。
7月22日:清晨浓雾笼罩,走在草地上鞋都被打湿了。明卫一向对鲜奶很向往,房东家养了不少的牛羊,于是就现挤了给我们煮了一瓶。奶色有些微黄,淡淡的,并不是很好喝。看来奶牛的品种比起新鲜度更重要。 今天我们要骑往黑湖,小马早早提醒我们今天的山路较长,而且很不好走。山体都被浓雾遮住了,也看不到多少景色,于是我们就匆匆地赶路了。可是马儿总是被路边的花草儿诱惑,不时要去啃两口,据说马是直肠子,永远也吃不饱。马也并不太听我们的指挥,于是托利就到前面把我的马缰绳拽在了手里,把马头拉起来,不让它低头吃草,马速顿时加快了很多。我们改变了编队,一溜小跑地向禾木村赶去。浓雾中空气很潮湿,跑快了感到膝盖有些湿痛,但我喜欢骑马快跑,渐渐地竟把明卫和小马丢出了视野。后来,雾色中看见小马策马奔来,笑着让我们骑慢点。托利见了则是一脸的不悦,因为他心痛他的马匹,昨天那马儿的背部因小马骑着奔跑被磨破了。 快到禾木村时,雾气开始散开,阳光展现,多彩的野花沐浴了露水的滋润,显得格外的绚烂明丽。青山上云雾缭绕,俯瞰山谷中的青色薄雾中的禾木村庄,壮观而迷人。在阳光的照射下,雾气快速得弥散开去,只见山上的白雾沿着山体向上爬升,化作山顶的朵朵白云,青山也就显出绿树和草场。半个多小时后,当我们进入山谷中的禾木村,雾色已然完全消尽,我在网上常见的云雾笼罩的神秘村落的景象已荡然无存,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热闹的旅游集散地。通过一座横跨喀纳斯河的木桥就到了三面背山的禾木村。木桥上过往的马匹、越野车和游人川流不息。很多人是乘车来这里的,禾木村建造了许多小木屋供游人休憩,村里人也提供马匹供游人在附近骑马游玩。 喀纳斯河在这里被称为禾木河。
我们在禾木村休息了一两个小时,吃了一顿拌面就骑马离开了。骑出一段路后,就不再看到其他游客, 风景也是绝美的,野花烂漫,绿草成片,青山悠悠。我们在那里拍了许多照片。不过这段非常不好走,有不少是沿着陡峭山体的狭窄马道,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 因为有丰茂的花草的覆盖,很多陡峭的山坡被掩盖了。但是向导小马知道其中的危险,如若马儿贪吃陡坡边上的草,一旦一脚踏空就有可能摔下山去。小马为了保证我的安全,一路上把我的马缰绳拽在他的手里,他的马走在我前面,这样我那匹贪吃的马儿只能始终昂头向前跟着走,而没法低头去吃草了。不过这可累坏了小向导,马儿把他的胳膊拽得够呛。
明卫走在我的后面,他那匹大马虽然很老实,但总是慢吞吞的。马夫托利紧随其后,折了树枝当马鞭,不时地抽打那马的屁股,好让他走快点儿。打马刚开始用的是细枝条,后来两三厘米粗的树枝也打断了,最后发现还是明卫的登山的钢杵好使。
路途中,看到山凹里有白色的一片,小马说那是积雪。刚开始我们感到难以置信,因为在没有树荫的地方,还是相当热的。可是走着走着,这样一块块的白色不断出现,一般都会在山沟的一个凹处。小马解释说雪是从山上滑下来,积压在山沟里,下面的部分压成了冰,故而不易融化。果然,我们后来看到了冰雪的断面,以及被河水冲成的冰壳。在有些地方,大约冰雪和泥土混合了,其断面看上去像白水泥,表面则像白色奶油蛋糕上洒了巧克力粉。
我非常喜欢沿途的山景。山上的树木和绿草在阳光的照射和云层的掩映下显出微妙的色彩变化,青色、绿色、嫩绿色、黄绿色交融在一起,就像National Geographic杂志中我所喜爱的山的照片一样。但是由于山路危险而狭窄,马儿不能随时停下来。在一个稍稍平坦的地方,我们下马稍事休息时,我赶紧去拍了几张我心仪的景致。这时已对十几人的马对从我们前面经过,奇怪的是他们居然少了一匹马,有一个人在走路!我们两个游客就配了一个向导和马夫,而他们几十来个人也只有一个导游和马夫,而且还少了一匹马。我们不禁庆幸找了一家负责任的旅行社。
小马意识到今天的游客太多,而在黑湖只有两个蒙古包供游客租用,所以我们必须赶在前面,以免无处住宿。否则可能将不得不连夜赶往喀纳斯,那样不仅路程长,人马疲乏,而且天黑赶路还有一定的危险。于是我们上马后开始加快马速。明卫一直怕马儿跑起来太颠,但是他最怕和陌生人同寝一室,在抢占蒙古包的驱动下,急急地跑了起来。当然他的马即便在托利的鞭策下,也只能是小跑。因为各个马根据它们的用途从小就做了训练,他的马就是走山路的,我的是小跑的,小马的马是领头马,而托利的是快跑的马。所以明卫的马不打是不会跑的。 跑马的途中我们从高山草场上松林穿过,松树不是很高大,但是松树底部的树干弯曲盘转,很奇特。可能是由于这些山体比较年青,风化厚度有限,故而根部难以扎下去。从倒掉的死树看根部很少,所以树干要在底部盘转,以增加接触面积。松树的枝条上挂着球状的松茸。这种松树在纯净的蓝天白云和碧绿的草场间,显得很特别。我还看见一只背部有一道道黑色条纹的小松鼠。这里的空气非常洁净,自然景物的色彩非常明快。
我们终于超过了所有的游客,第一个赶到了黑湖蒙古包的驻扎地。有两户牧民各自搭了一个蒙古包,租给游客。明卫包下了其中的一个,其他后到的游客只好十几个人同睡在另一个蒙古包里。安顿好后我们要步行去看黑湖,小马陪我们同行。高一脚低一脚地踏过一坨坨长满草的泥土块(雨季大概是沼泽地),越过了一个小山包,我们看到了山坳里的黑湖,不大,黑色的。向导解释说因为湖底的泥土是黑色的,所以湖面很黑,并因而得名。回忆第一天住宿地方看到翻开的泥土是黝黑的,显得非常肥沃。可能黑湖湖底的泥土也是那样的。山上偶有一块大青石,表面非常洁净,上面长了一些青绿或黄色的藓类。
这里的海拔2600多米,晚上比较冷。哈萨克人的蒙古包是四面透风的,而他们刚出生就被放到冷水里沐浴一下,无论冬夏。所以哈萨克人不怕冷。我们晚上感到很冷,小马第二天起来被冻得感冒了。
蒙古包就扎在河水边上,晚上听着汩汩的河水流动。夜晚起来看到密密麻麻的星空和淡淡的银河。但没有Sierra山区看到的那么亮。
7月23日:清晨起来,空气依然清凉,草地全被夜里的凝露打湿了。叫醒房东请他为我们做早餐,明卫又要了现挤的鲜奶喝。这里的海拔较高,奶也稍好喝一些,奶茶很可口。吃完早餐,我们骑上马向喀纳斯湖进发。 向导小马依然牵着我的马缰绳走在前面,明卫在我的后面,托利则提了打马棍断后。明卫再也没有动力承受皮肉之苦来跑马了,于是我们的马队就不紧不慢地一路走下去。 刚开始是一片沼泽地,另一队的两个游客居然自己跟着我们走,而他们的导游还在品尝奶茶。我们的导游一直叹息如果出了事怎么办。在黑湖边的牧羊人和我们打招呼,好像是认识托利,对托利用哈萨克语说明卫马骑得好,明卫知道了很得意。
走过了沼泽地,看到成片的矮树,小马告诉我们那是草树,到了秋天,叶子会变红,起并且会开出大多绿色的像牡丹大小的花,特别好看。他还指了一两米高的树告诉我们那也是的,矮的则是后来人工种植以及发育出来的。明卫说我们就像是草树,我回头一看,他穿的是件蓝色的外套,而我的是件红色的。哦,原来他自称是朵大花,而我是陪村的小红叶。自得而可笑的家伙!
其后的路途较平坦。晃悠在马背上,听小马在前面轻轻地唱着歌,看牛羊散落在平坦的高山草场上,犹如在天然的摇篮里。一队一字排开的灰白色的骆驼绕过了旁边的山坡朝我们走来。领头的骆驼在一个木桩前绕了一圈卧了下来,另一只也照样卧在了领头的骆驼的旁边。据小马说骆驼都是要绕一圈才卧下来的。不过剩下的骆驼接着朝我们走来,当走近时,最前面的骆驼对当在他的途中一二十米前面的明卫和马做出了提前腿攻击的架势。再往前,遇到一只离队的骆驼大声地近乎绝望地呼唤着他的同伴,紧张和路过的人马保持距离,但是奇怪的是没有他的同伴的任何回应。
一队游客飚马从我们后面赶了上来,他们已然成了骑马的高手。小马被激起了跑马的愿望,可是托利心疼他的马,阴了个脸。再看小马的马嚼头没有套在应该的位置,原来为防止他跑马,托利早已下招了。明卫今天的马没有备得很好,脚蹬磨腿,于是我们不再奔跑,只一路不紧不慢地走下去,一直没有再停下来,最终居然比其他的马队到达的都早,这令我们想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
我们在骑马途中还遇到了一位独自旅行的东北女人。背了个小背包,有时骑马,有时徒步,有时搭车。她也曾这样在云南旅行了一个月,因为感觉很好,今年来到了新疆。
快到目的地时,我们看到草地上有一些有凹洞的大石头,小马说那时被水冲刷出来,从山上滚落下来的。他小学毕业那年(应该是七、八年前)和好友曾依地图骑马来过这里,那时这里曾是平川,而不是现在的山坡,而以前山上的雪比现在多。我听了感到很不可思议,一个十三岁左右的孩子居然自己从伊犁跑到喀纳斯来旅游!不过显然乡村的孩子要早熟得多,在黑湖住宿时,房东的儿子看上去也最大十多岁,但显得相当稳重,而且帮家人干很多家务活,脸部表情也俨然是个成年人。
我们骑马达到喀纳斯湖风景区时,向我们的马夫托利告别并向他表达了感谢。他要走捷径快马加鞭地将四匹马在今晚赶回到贾嶝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