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后获得流体力学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5年留校任教,2004年起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1997年在美国田纳西大学空间院进行合作研究,2002年在台湾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先后获得2014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2021年度“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称号,2022年获评为“安徽省高水平导师”。主要从事气动噪声、热对流、流动稳定性、旋涡运动等方向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和培育项目、面上项目、国家数值风洞重点项目等各类研究项目20多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骨干成员。已在JFM、PoF、 PRF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40余篇,撰写了专著《旋涡流动的稳定性》。所培养的研究生中1人获得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2人获得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奖、1人获得中科院院长特别奖。
1991.9-1995.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流体力学 |
 博士 |
 博士研究生毕业 
1988.9-199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流体力学 |
 硕士 |
 硕士研究生毕业 
1983.9-1988.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流体力学 |
 学士 |
 大学本科毕业 
2004.1-至今
 近代力学系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 
2002.2-2002.11
 应用力学所 |
 台湾大学 
 合作研究 
1998.5-2004.1
 近代力学系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副教授 
1996.7-1997.3
 美国田纳西大学空间研究院 
 合作研究 
1995.5-1998.5
 近代力学系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讲师 
邮编:4033d038a97fa8a1e181832fb7374e02602ee696c0157a059ba3dede124bef920ced6426ac54dc14fe958f2764201685f155445b71f34a1bdb26d49a8e19909d5f12885d72e4a9af17189d12b56d9797e98a5aea30fc139d96a35fa624a75258ef4cb0d7f98f359ba300538a65269993f6dbe7be389418af3015b379354515cd
通讯/办公地址:24e680c976b670874d64851b5ab1dbecd97e5711d356070634f48b33b2fe81dd64ca34e544a37e729519f39a2fc10fca34a061be2c4ab82d101edadee1193e757cc313f184e07e07734f16fe9fcd758b171169d65d32bf1994d88ee699135477feb0c7c0a7cf05eb8a2ec0d7ee54e0c59ccd20bd6e816372709741a0bd0c3fb5
办公室电话:b11284503efac7563f8a49515df36d551981847e99f8feae20a515e485589351f6098f30a721df609a2d4f2452eaf3044cc7c21503413fa7aa4e86d113b1c824f35e787249370848c2ee6d8d5172bd7d930e12e7c7201d81f9a4b402116054a8fa4e1e85328bcc76c9773d8b15f16a434f8125091a7dd8c7ce2caeb989005e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