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手机二维码

欢迎您的访问
您是第 位访客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 王成威 ( 特任教授 )

    的个人主页 http://faculty.ustc.edu.cn/wangchengwei/zh_CN/index.htm

  •   特任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研究重点1.材料的快速合成与加工

(Chengwei Wang, et al, Science, 368, 6490, 2020. Front Main Cover)


Image 79.jpg

机器学习计算预测是加速材料发现、开发先进材料的宝贵工具,通过实验来确认这种预测的材料特性是后续的关键步骤。然而,由于在传统的合成技术中,我们常常因为加工时间长,加工过程中挥发性元素损失等其他原因,制备组分的成分控制不佳,进而影响材料筛选率受到限制。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我们开发了一种超快速高温烧结(UHS)工艺,在惰性气氛下通过高温辐射加热来合成材料。我们提供了几个UHS工艺的例子来证明其潜在的效用和应用,包括在固态电解质、多组分结构和高通量材料筛选方面的进展。

研究重点2. 高性能、安全的储能设备——固态电池

(Chengwei Wang, et al, Chemical Reviews, 120, 10, 2020. Front Main Cover)

(Xiangkun Kong, et al, Chengwei Wang*,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 15,7247)

(Yifan Xu, et al, Chengwei Wang*,Energy Storage Mater. 2025, 75, 104074)

(Zongzi Jin1, Xiangkun Kong1, et al, Chengwei Wang*, Energy Storage Mater. 2023, 59, 102788)

Image 80.jpg

阐述了固态电池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创新性的利用合金化等策略将负极固固界面阻抗降低到10 Ω/cm2 以下

1752163869333.png 巧妙地将超快高温合成与高熵正极材料结合,极大的优化了正极与固态电解质界面
图片1.png 提出电子离子混合导体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全固态电池中,实现了全固态电池超稳定循环
90fc009b5fb1cf9f5f60b9a8dd5fd1fe.png 制备超薄固态电解质片,解决了锂挥发的难题



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较宽的温度耐受性和较少的安全隐患等优点,被认为是取代以有机液体电解质为主的锂离子电池的储能技术。

我们再固态电池的新型电解质的合成,正极与电解质的固固界面,负极与电解质的固固界面,锂枝晶生长等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方法,概念。


研究重点3. 能源、水和生物医学用新型纳米导体和器件

(Chengwei Wang,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15609, 2017.)

(Wenyi Xianget al,Chengwei Wang*, Advanced Materials,2504483, 1–11.)

(Q. Pan, et al,Chengwei Wang*, ACS Energy Lett. 2024, 9, 2286.)

未标题-1-02.png

新型氢辅助可充电电池

尽管金属空气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成本效益,但其阴极反应动力学迟缓,导致过电位高、能量效率低。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锌空气电池技术的氢辅助电池(HAB),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将氢气引入阴极,同时保留了锌空气电池的放电过程,实现了超级快速充放电。

images_large_nz3c02590_0001.jpeg 创新性的将锂离子固态电解质应用到质子导体上,解决了质子导体高温烧结的问题,提升了质子传输性能。



版权所有 ©20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 96 号,邮政编码:230026